阅读本文前,诚邀您先点击页面上的“关注”按钮,这样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类似内容,也方便您参与讨论和分享。您的支持将成为我们不断创作的动力源泉。
文|小泽
编辑|t
1918年11月11日,德国代表埃尔茨贝格尔在巴黎北郊签署了著名的《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画上句号。这份停战协议成为那场惨烈战争的终结符号。
一战结束后,随着《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法国联合比利时军队占领了德国重要的鲁尔工业区,这意味着德国彻底沦为了战败国,丧失了大量战略资源和政治话语权。
展开剩余86%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带来了沉重打击,德国被迫在60年内赔偿战胜国超过1000亿金马克的巨额赔款,还必须交出所有现有的战略装备和军事设施,严重削弱了其国防能力。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如此严峻的制约,德国却在短短时间内重整军备,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并迅速席卷欧洲战场,一度无人能挡,呈现出单挑整个世界的气势。
那么,德国到底凭借什么力量使其军事实力如此强大?下面就让小编为您细细分析。
公平地说,德国并非资源丰富的大国,尤其在石油等战略资源上非常匮乏,这也是后来德国战争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德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虽然本土石油和稀有金属储备有限,但作为欧洲传统的工业强国,德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钢铁资源,这些都是重工业和军工生产的重要支撑。
此外,从二战爆发开始,德国通过占领挪威、罗马尼亚等地,成功获取了大量急需的稀缺资源。鼎盛时期,德国的成品油年产量竟达到500多万吨,煤炭产量突破4亿吨,钢铁产量也高达1800万吨,这些庞大的工业产能为德国军队提供了充足的能量和物资保障。
更重要的是,德国早期积累了雄厚的工业技术和军工基础。早在19世纪末,世界闻名的克虏伯军火厂就已经声名远扬。进入二战时期,克虏伯依然是德国最主要的武器制造商。该厂的技术专家曾自豪地表示:“我们在1926年就完成了军备基本原则的设计,包括坦克炮塔的研发;1933年时,1939至1941年将投入使用的主要枪炮型号已经完全准备就绪。”
而克虏伯军火厂只是鲁尔区和莱茵兰庞大工业体系中的一家代表企业,整个区域的工业生产能力极为强大。
德国并非硝石的生产国,在一战期间便遭到英国的资源封锁,曾陷入窘境。
为打破这一困局,德国的法本托拉斯科学家团队发明了利用空气制造人造硝酸的新方法,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德国的弹药原料问题。
至于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汽油和橡胶,德国同样依赖进口。科学家托拉斯突破技术难关,解决了从煤炭中提炼人造汽油的关键技术,并使德国在1933年后的人造汽油年产量提升到约30万吨,极大缓解了燃料供应的压力。
正是凭借德国过往坚实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创新,二战时期的德国工业实现了飞跃,生产力水平甚至超过了当时的苏联和英国,跻身欧洲第一工业强国之列。
众所周知,二战时期德军的闪电战策略令世人震惊,一时间声名鹊起。
但实际上,这种兵种协同作战的理念并非德国独创,而是当时欧洲多个国家普遍研究的先进战术。
这套战术的核心在于“协同作战”和“快速打击”,不仅法国、苏联研究,连以海军强国著称的英国也在积极探索类似战法。1932年,英国军事家富勒便发表了《装甲战》一书,详细论述了装甲部队的运用策略。
闪电战的精髓即依赖装甲车辆的高机动性,在战场上制造时间和空间上的错位,实现突击效果。德国的闪电战理念与富勒所述装甲战术基本一致,并无本质上的超越。
然而,英国因各种原因未能有效将这一战术转化为实际战斗力,苏联则因“大清洗”动荡摧毁了指挥系统,德国却继承并完善了这套战法,最终打造出了令世界震惊的闪电战体系。
归根结底,战争的关键依然是“人”。单兵素质的提升,官兵之间的默契配合,以及高效的指挥体系,才是协同作战成功的根本。
一战期间,欧洲军队普遍沿用殖民时代的等级制度,将军和士兵完全分为两个阶层。大多数将领出身贵族,普通士兵则来自平民阶层。德国军队的这种阶级差距尤为明显。
例如,德国将领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出身贵族阶层,著名的老毛奇同样是容克贵族的代表人物。
这种明显的阶级隔阂使上下级间缺乏有效沟通与信任,导致作战协调出现问题。
一战结束后,德国军方深入反思,认为普鲁士军事制度本身并无根本缺陷,问题在于人员制度的僵化。指挥层与士兵之间的距离感必然造成作战指令执行不畅。
为此,德国军队自上而下推行改革,强调将军与士兵密切合作,官兵一体化。
当时经常出现的一个场景是,德国将军与自己的司机同桌用餐,这种现象体现了德军强调的亲密无间的官兵关系。
这一制度带来了两方面的深远影响。其一,普通士兵拥有晋升为将领的机会,比如后来德军三大名将之一的隆美尔,出身平民家庭,毫无贵族血统。
其二,军官与士兵一同身先士卒,勇敢冲锋。二战时期,古德里安将军就常亲自驾车前往前线指挥作战。
正是这场重要的军队改革,使得德军在二战中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即便面对强大的苏联,也能打得对方伤筋动骨,这在一战时期的德军中是难以想象的。
毫无疑问,二战时期德国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同时,德军的高战斗水平及其遗留下来的军事思想,对世界各国现代军事理论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谢思远. 从普德学派军事思想看德国闪击战战法的形成与内涵[D]. 华东师范大学, 2023-12-12.
发布于:天津市证券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